頭部
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 首頁 > 政務(wù)公開 > 社會民生 > 醫(yī)療衛(wèi)生

@全體市民,這份超詳細的《家庭防蚊清單》快收好!立即對照行動→


來源:連州市衛(wèi)生局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7 15:48:25 字體大小: 瀏覽次數(shù):-

  隨著氣溫升高、降雨頻繁,蚊蟲進入活躍期,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是經(jīng)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,而伊蚊依賴積水繁殖,一旦家中存在積水等孳生地,就可能成為養(yǎng)育蚊子的“溫床”。家庭作為蚊蟲孳生和叮咬的高頻場景,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線,沒有積水就沒有蚊蟲孳生,沒有蚊蟲就沒有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的傳播。為了從源頭切斷傳播鏈,守護家人健康,我們整理了這份《家庭防蚊清單》,快收好并行動起來,讓蚊蟲無處遁形!

《家庭防蚊清單》

  一、核心原則:清除蚊蟲孳生地

  1. 陽臺/窗臺:重點清理積水容器

花盆

每周徹底清洗花盆托盤,避免積水。

閑置

物品

翻倒閑置的水桶、臉盆、玩具、輪胎等,倒扣存放或收入室內(nèi),防止積水;廢舊瓶罐及時丟棄,避免雨水積聚。

地漏

/排水口

用防蚊網(wǎng)罩住陽臺地漏,每周用開水沖洗一次(殺滅可能殘留的蚊卵)。

植物

與水景

水培植物(如萬年青、富貴竹)每周換水1~2次,清洗根部和容器內(nèi)壁;小型魚缸/水池可投放食蚊魚。

  2. 廚房:杜絕“隱蔽積水”

水槽

餐后及時清理水槽殘留水,用抹布擦干;定期疏通下水管,避免管道內(nèi)積水。

餐具

碗筷洗完后瀝干水分,不長期浸泡在水池中;閑置的鍋碗瓢盆倒扣存放。

垃圾桶

使用帶蓋垃圾桶,每天清理廚余垃圾,桶內(nèi)及周圍不殘留湯水。

抹布

/海綿

用完后擰干水分,掛在通風處,避免潮濕孳生蚊蟲。

  3. 衛(wèi)生間:保持干燥無積水

洗手池

/浴缸

使用后及時排水,擦干池壁;地漏加裝防蚊塞,或每晚用蓋子蓋住。

拖把

/水桶

拖把用完后徹底擰干,掛在通風處;水桶清空后倒扣,避免積水。

洗漱

用品

漱口杯、洗面奶瓶底等縫隙處每周清理一次,避免積水殘留。

洗衣機

排水管道保持通暢,洗衣機底部定期擦拭,不殘留冷凝水。

  4. 客廳/臥室:排查“小角落”

空調(diào)

/加濕器

空調(diào)接水盤每周清洗一次,倒掉冷凝水;加濕器水箱每周換水,避免內(nèi)壁孳生蚊蟲。

寵物

用品

寵物飲水碗每天換水,清理碗底污垢;寵物籠托盤及時清理尿液和積水。

兒童

玩具

需裝水使用的塑料玩具玩耍后倒空水分,曬干后收納;毛絨玩具定期晾曬,避免潮濕吸引蚊蟲。

  5. 戶外/庭院(如有)

排水溝

定期疏通,清除落葉、淤泥,確保排水通暢。

積水

容器

廢棄的花盆、玻璃瓶、輪胎等必須徹底清除或鉆孔排水;暫時不用的容器需倒置存放。

水景

設(shè)施

池塘、噴泉等安裝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假山等需每周沖洗可積水的凹陷處,防止蚊蟲孳生。

  6. 農(nóng)村:院落與戶外區(qū)域

房前

屋后

清理柴草堆、廢舊農(nóng)具下的積水,農(nóng)用塑料薄膜、化肥袋等要展開鋪平,避免凹陷處積水;閑置的農(nóng)用桶、瓦罐必須倒扣或鉆孔排水,不可露天堆放。

農(nóng)田

與菜地

灌溉后及時疏通田間排水溝,避免形成“積水洼”;菜棚內(nèi)的澆水壺、噴霧器用完后倒空,掛在通風處;雨后檢查地膜覆蓋處是否有積水,及時戳孔排水。

禽畜

圈舍

豬圈、雞舍的飲水槽每日清理,換水時沖刷槽底;糞便及時清理并堆肥(覆蓋塑料布,避免雨水滲入形成積水);圈舍周邊1米內(nèi)定期噴灑滅蚊幼藥劑。

水井

與水缸

水井加蓋密封,取水后及時蓋好;家用儲水缸每周換水1次,缸口加蓋,取水工具(如水瓢)保持干燥,避免缸邊殘留積水。

溝渠

村口公共溝渠若堵塞,及時聯(lián)系村委會組織清理,避免雜草叢生導致積水滯留。

  二、物理防護:減少蚊蟲叮咬機會

  1. 家居防護

門窗

安裝紗門、紗窗,破損處及時修補;傍晚和清晨(伊蚊活躍時段)盡量關(guān)閉門窗,或使用紗窗通風。

蚊帳

兒童床、老人床優(yōu)先使用蚊帳,尤其是夜晚睡覺前檢查蚊帳是否有破洞、邊角是否掖好。

滅蚊

工具

在家里放置滅蚊燈(建議選擇物理電擊式,避免化學污染),每周清理一次蚊尸和電網(wǎng)。

  2. 個人防護(外出時)

衣物

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,減少皮膚暴露(伊蚊偏好深色衣物)。

驅(qū)蚊

產(chǎn)品

皮膚涂抹含避蚊胺、派卡瑞丁或驅(qū)蚊酯等成分的驅(qū)蚊液(按說明書使用,兒童注意使用安全性);衣物上可噴灑驅(qū)蚊噴霧。

活動

時間

盡量避開早上(7:00~9:00)和傍晚(16:00~18:00)蚊蟲活躍時段外出;如需外出,避免去草叢、樹陰、積水附近等蚊蟲密集區(qū)。

  3. 農(nóng)村防護

戶外

勞作

下地干活時穿長袖勞保服(袖口、褲腳用橡皮筋扎緊),戴寬檐草帽(帽檐可縫一圈防蚊網(wǎng)),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的驅(qū)蚊液。

兒童

防護

孩子在院落玩耍時,需給孩子穿淺色長袖衣褲,在腳踝、手腕貼防蚊貼;傍晚后盡量不讓孩子在柴草堆、豬圈附近玩耍,避免蚊蟲密集區(qū)。

  三、化學防制:必要時科學用藥劑

室內(nèi)

可使用電蚊香液、蚊香(選擇正規(guī)合格品牌,避免在密閉空間長時間使用),睡前1~2小時點燃,睡覺時關(guān)閉并通風。

戶外

環(huán)境

針對陽臺角落、綠化帶、院落墻角、雜草叢等蚊蟲聚集區(qū),可在專業(yè)指導下使用低毒殺蟲劑(如擬除蟲菊酯類),噴灑時避開食物、餐具和寵物,農(nóng)村地區(qū)特別注意避開蔬菜、瓜果和禽畜飲水處。

注意

事項

兒童、孕婦、老人及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房間,盡量減少化學藥劑使用;藥劑需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,過期藥劑按垃圾分類處理。

  四、日常習慣:長期堅持防蚊意識

  1.城市居民防蚊

定期

檢查

每周固定1天全家一起“防蚊大掃除”,重點排查積水隱患(尤其是雨后)。

社區(qū)

聯(lián)動

發(fā)現(xiàn)小區(qū)公共區(qū)域(如綠化帶、下水道)有積水或蚊蟲密集,及時向物業(yè)、居委會或疾控部門反饋。

  2.農(nóng)村居民防蚊

集體

行動

聯(lián)合鄰里定期開展“全村滅蚊日”,共同清理公共區(qū)域的積水(如村口池塘、共用排水溝),形成“互相監(jiān)督、共同防控”的氛圍。

家禽

管理

養(yǎng)鴨、養(yǎng)魚的農(nóng)戶,可將鴨群趕到積水較多的田間或溝渠,利用鴨子吃蚊幼蟲的習性減少蚊蟲。

  通過以上清單,可系統(tǒng)性切斷蚊蟲的“生存鏈”和“叮咬鏈”,從家庭層面筑牢登革熱、基孔肯雅熱的預防防線。


(轉(zhuǎn)自:廣東疾控)

footer底部